在一条狭长的金属剑道上,两位身着白色击剑服的选手相对而立,面罩之后,16岁的姜鑫瑞深吸一口气,手中修长的花剑划破空气,发出清脆的鸣响,刹那间,弓步突进、格挡还击、精准刺中——这一连串动作在不到一秒内完成,裁判灯亮起,得分有效,姜鑫瑞摘下面罩,汗湿的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。
“每一场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。”这位被誉为“击剑小明星”的少年在接受专访时如是亿兆体育说,不久前在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夺得U17组别亚军的他,言语间透着超越年龄的成熟:“但站在剑道上那一刻,我清楚地知道——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
剑道上的孤独修行
十四米长、一米五宽的剑道,是击剑运动员的整个世界,在这片狭小空间里,没有队友可以依赖,没有教练能够提示,每一次交锋都是纯粹的个人较量。
“刚开始比赛时,我会不自觉地看向场边的教练。”姜鑫瑞回忆起初登赛场的经历,“但很快明白,在剑道上,所有决定都必须自己做出,对手不会给你犹豫的时间。”
他的教练李振宇告诉记者,这种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的觉悟是每位击剑运动员的必修课。“击剑被称为‘物理象棋’,不仅考验身体素质,更是心理的博弈,我们平时可以指导训练,但比赛时,运动员必须独自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局。”
姜鑫瑞的训练日程堪称严苛:每天清晨六点起床,进行体能训练;上午文化课学习;下午三小时击剑专项训练;晚上还要复盘比赛视频,这样的生活,他已坚持了七年。
“九岁那年,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击剑比赛,立刻被那种优雅与力量结合的气质吸引了。”姜鑫瑞说起与击剑的初遇,眼中依然闪着光,父母支持他的兴趣,送他去了当地击剑俱乐部,没想到这一试就再也放不下。
从紧张新手到沉稳剑手
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姜鑫瑞坦言,最初参加比赛时,紧张到连剑都握不稳。
“记得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,我连小组赛都没出线,面对经验丰富的对手,我的大脑一片空白,平时训练的技术全都忘了。”那次失利没有击垮他,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。
随后的日子里,他更加刻苦地训练,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建设。“我学会在比赛前闭上眼睛,想象自己成功得分的情景;学会在落后时稳定情绪,一分一分地追赶。”
这种成长被他的对手兼好友陈子轩看在眼里:“鑫瑞最大的变化不是技术,而是心态,以前他容易急躁,现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,都能保持冷静,这种赛场上的沉着,是他脱颖而出的关键。”
去年举行的亚洲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,姜鑫瑞首次代表国家出战,在八强赛中,他遭遇了一位来自日本的强敌,比赛陷入胶着,最后一剑定胜负的关键时刻,姜鑫瑞顶住压力,以一记漂亮的转移刺击中对手有效部位,锁定胜局。
“那场比赛后,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‘场上只能靠自己’。”姜鑫瑞说,“当全场安静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你身上时,那种孤独感无比强烈,但也正是那种孤独,让我学会了全神贯注,相信自己的判断。”
击剑带来的改变
击剑不仅给了姜鑫瑞奖牌和荣誉,更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性格和思维方式。
“我以前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,不太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。”姜鑫瑞笑着说,“但现在,我能在采访中侃侃而谈,能在比赛中从容应对各种情况,击剑让我找到了自信,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剑道上,也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。”
他的班主任老师王静证实了这一点:“姜鑫瑞刚入学时在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言,现在不仅能积极参与讨论,还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,我能明显感觉到,击剑训练中培养的专注力和应变能力,也帮助他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,提高效率。”
姜鑫瑞的父母最初只是把击剑当作儿子的业余爱好,没想到他能取得如此成绩。“我们看到孩子在击剑中成长,变得更加独立、坚韧,这比任何奖牌都让我们欣慰。”姜鑫瑞的父亲说。
未来之路
对于未来,姜鑫瑞有着清晰的规划:明年争取入选国家成年队,之后希望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锦标赛,最终目标是站上奥运会的舞台。
“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,国内外的优秀选手太多了。”他平静地说,“但我相信,只要坚持‘场上只能靠自己’的信念,不断磨练技术和心态,就能一步步接近目标。”
中国击剑队主教练董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像姜鑫瑞这样的年轻选手正在成为中国击剑的新生力量。“他们这一代运动员,有着更加开放的思维和更强的心理素质,姜鑫瑞对‘自信’和‘自立’的理解,恰恰击剑运动的核心精神。”

随着击剑运动在中国逐渐普及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触这项历史悠久体育项目,各地击剑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青少年击剑赛事也日益增多。
“我希望更多同龄人能够了解并喜欢上击剑。”姜鑫瑞说,“它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教育,你学会如何面对压力,如何独立思考,如何优雅地接受胜利,也体面地承认失败。”

采访结束时,姜鑫瑞又要奔赴训练场,穿上击剑服,戴上面罩,他再次变成那个在剑道上冷静自信的剑手,金属碰撞声中,一个个年轻的身影正在用手中的剑,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。
那条十四米的剑道,不仅是比赛的场地,更是成长的舞台,在那里,姜鑫瑞和他的同伴们一次次地突破自我,用汗水和智慧诠释着什么是“场上的自立”,什么是由内而外的自信,而这,或许正是体育精神最动人的展现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