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意渐浓,赣江之滨的亿兆体育南昌迎来了一场剑坛盛事,2024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于此,将在为期五天的赛事中挥剑论道,角逐各个组别的桂冠,作为国内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业余击剑赛事之一,本届联赛不仅展现了击剑运动的独特魅力,更折射出这项“贵族运动”在中国民间日益深厚的根基。
清晨七点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场馆外已排起长龙,身着各色防护服的选手们手提剑袋,神情专注;看台上坐满了前来助威的家长和教练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,开幕式上,中国击剑协会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:“俱乐部联赛是培育击剑人才的重要土壤,我们欣喜地看到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这个平台走向专业道路。”
三千剑客竞锋芒
本届赛事创下参赛人数新高,3000余名选手中,年龄最小的仅6岁,最长的已过花甲,他们按年龄分为U8、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9及成人组七个组别,竞赛项目覆盖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来自北京雷霆击剑俱乐部的12岁小选手刘子涵一边检查手线一边告诉记者:“为了这次比赛,我每天放学后都加练两小时,我的目标是进入U12花剑前八。”
赛场内,金属剑身碰撞的清脆声响不绝于耳,U14男子重剑小组赛中,上海剑锋俱乐部的李哲宇以一个漂亮的防守还击得分,赢得全场喝彩,他的教练张建国在场边激动地挥舞拳头:“这一剑打出了我们训练的重点——后发制人!”

草根击剑蓬勃发展
赛事组委会秘书长王颖透露,今年联赛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,前期经过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、西部五大赛区层层选拔,“参赛人数较三年前翻了一番,说明击剑运动正在打破‘小众’标签”,值得注意的是,来自二三线城市俱乐部的选手占比已达43%,新疆克拉玛依、甘肃天水等地的俱乐部首次亮相全国赛。
在南昌本地工作的软件工程师王先生带着8岁的儿子前来观赛:“孩子看了《佐罗》后迷上击剑,学习两年了,这项运动不仅能锻炼反应能力,更培养了他的礼仪风度。”正如他所言,赛场内外,“礼”字当先——选手们赛前向裁判、对手致意,赛后握手致敬,完美诠释了击剑运动的绅士精神。
赛事保障全面升级

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,本届赛事启用了电子裁判系统与人工判罚双轨并行,国际级裁判陈晓琳介绍:“我们在8条剑道安装高速摄像机,关键比分可通过视频回放复核。”组委会配备60名专业医护团队,每片赛场都设有急救点,应对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。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李强表示,为承办此次大赛,南昌新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击剑场馆,“希望以赛事为契机,打造城市体育新名片”,赛事期间,组委会还组织了“击剑文化进校园”活动,让南昌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击剑魅力。
老将新秀共筑梦想
在U10女子佩剑赛场,梳着马尾辫的孙雨薇连续进攻得分,最终以5:2获胜,下场后她兴奋地扑进母亲怀里:“我做到了您教的‘主动出击’!”另一边,57岁的律师王建平在成人组重剑比赛中鏖战三局,尽管最终落败,他依然笑容满面:“我练剑十年,享受的是每一次交锋中的智慧博弈。”
中国击剑协会培训部主任指出,俱乐部联赛已成为专业队伍的人才库,“去年全国锦标赛中,有11名奖牌得主出自俱乐部体系”,随着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》的深入实施,击剑运动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夕阳西下,首日赛程结束,场馆内,获胜的选手与教练击掌相庆,失利的队员认真复盘比赛;场馆外,南昌的夜空被“英雄城”的灯火点亮,明日,剑锋再起,这群执着的剑客将继续用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,正如一位资深裁判所言:“剑道虽短,却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坚持,每一次出剑,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。”这场席卷南昌的击剑风暴,正悄然推动着中国击剑运动走向更广阔的未来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发表评论